400-650-1086
首页 > 最新资讯 > IT新闻 > 正文

推出时讚叹连连的Gogoro,如今为何唉声连连?

admin 2015-09-14 14:34:51

如果“Gogoro卖的不是机车,是行动能源”,想要从维修、甚至换电池赚取利润,那幺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降低消费者的进入门槛,进入到大众市场。从一次买断,改採订阅模式,会是一个合适的解方。

被誉为近十年来最受瞩目的台湾新创公司——Gogoro(睿能创意),今年初于国际消费电子展(CES)上推出智能电动机车(smartscooter)以来,及之后举办的试乘会,都成功吸引了众人目光。然而,自从6月份的价格发表会后,网路上即负评不断;更糟糕的是,从Google Trend的趋势来看,现在连讨论也没有了。Gogoro在策略上出了什幺问题?

目前最多争议的是价格。Gogoro定价新台币12万8000元,与该公司官方做为比较基础的125cc摩托车(市面售价约8万1000元)价差明显,因此支持者的声音愈来愈少。当然,也有少部分意见认为,Gogoro的设计与材质确实撑得起这样的价格。

设计究竟值多少价钱,见仁见智。

有近70年历史的义大利摩托车品牌Vespa去年底于台湾推出最新车款,其中Primavera系列的价格也是12万8000元(或许Gogoro正是参考Vespa的定价?),说明高价摩托车确实有一定的市场。

纯粹从高价摩托车市场来看,Gogoro的定价不至于太离谱,我们想探讨的是,这个价格背后所隐含的策略方向是否正确?

一台近13万的Gogoro,和同价位Vespa差在哪里?

Gogoro创办人陆学森曾提到,“Gogoro卖的不是机车,是行动能源。”假使这真的是最终目标,那幺12万8000元的定价,注定无法带领公司走向那应许之地。

拿Gogoro和Vespa来比较,撇开主观的品牌和设计因素,消费者同样付出了12万8000元,他们所获得的是一样的交通工具吗?显然不是。

举例来说,如果你想骑摩托车环岛,就不可能选择Gogoro,因为目前设置的电池交换站仅限于新北市与台北市,跨出大台北地区就有回不来的可能。

此外,Gogoro的轮胎与耗材都是特殊规格,与Vespa可以在任何一个车行换轮胎、换机油的模式完全不同。我的第一台摩托车,也是最后一台摩托车,骑了足足14年之久,这中间我从不需要担心任何一家加油站或摩托车行倒闭,但是Gogoro的使用者却必须担心充电站不够普及怎幺办?如果Gogoro经营不善,我以后会不会无法充电或维修?Gogoro能够承诺提供14年的服务吗?

两台摩托车售价相同,购买Gogoro的消费者,显然必须承担更多的隐形风险和实质成本。

7月底,Gogoro公布预购一个月的销量约400台。以电动机车来看,这算是合格的成绩,但是如果Gogoro想卖的是行动能源,想进攻一般机车市场,就必须抢占汽油机车的大众市场份额,也就是一个月约5万台的销量。两相比较,Gogoro离“大众市场”非常遥远。

採取订阅模式,Gogoro才跑得动

如何降低产品的进入门槛,让消费者愿意尝试新的技术、品牌与产品?全录(Xerox)的印表机案例做了最好的示範:透过租赁方式,消费者按印量付费,不必一次投资大量金钱,不用担心机器效能不佳或后续维修无门等问题,全录也因此成为影印机的代名词。

这也是上个月专栏文章〈订阅经济来了〉所提到的案例。读到这里,你应该已经发现,Gogoro目前的困境最适合採用订阅模式:消费者拥有的是“使用权”而不是“拥有权”;企业提供的是“服务”而不是“产品”。

延续前面的例子,消费者买了Vespa,Vespa不会知道你去哪里换轮胎或加油,Gogoro却必须提供后续维修和电池服务。而如果Gogoro可以从维修、甚至换电池赚取利润,那幺他们的首要任务就是降低消费者的进入门槛,进入到大众市场,否则连机车都卖不出去,又怎幺会有后面的能源收入?

我认为,Gogoro应该试着把机车硬体、电力、维修等总成本摊提到每一公里,再按里程数向使用者收费。假设12万8000元的硬体成本的耐用里程数是3万公里,那幺每公里的摊提成本就是4元。而以目前的精省方案来看,月租费299元可享100公里的里程,加上硬体摊提的成本,那幺使用者每个月骑100公里的费用就是699元。

对于消费者来说,他拥有的是这100公里的使用权,Gogoro提供的则是这100公里的硬体、电力与维修服务。相较于要使用者一次掏出12万8000元来,这样的定价模式,将会让初期使用者数量大幅度增加。而当使用者数量增加之后,Gogoro也才有充分的数据去改良产品与服务,充电站与后续的加值模式也才得以运作,整个商业模式也才有玩转起来的可能。

定价和商业模式无法配合,产品优势正在流逝

当然,Gogoro如果想採行订阅模式,绝对不是调整价格方案就够了。由于产品并非卖断,就必须在产品耐用度与客户服务上花更多工夫,产品设计也必须考虑模组化与可回收性,便于日后推出新型号,或者在消费者退租后做零件的更新与替换。

简单来说,企业策略应该是一系列的行动配合,以达到预期目标。如果Gogoro想卖的不是机车,而是行动能源,那幺现阶段的价格、产品和商业模式之间不仅无法配合,也将公司带离目标愈来愈远。这就是为什幺在产品发表会上获得讚叹连连的Gogoro,几个月之后会变成唉声连连。

随着愈来愈多国内外业者投入电动机车的市场,Gogoro的先进者与产品设计优势,正在一点一滴地消逝。倘若还沉浸在产品优势或消费者不懂我们的这种思维,那幺,未来我们讲到电动机车时,很可能就不会再出现Gogoro这个名字了。

文章来源:机房监控 http://www.create-china.com.cn

售前咨询

专线:刘刚 13911133352

E-mail:112417434@qq.com

北京金恒智能系统工程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7-2020 by Create-china.com.cn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

法律声明:未经许可,任何模仿本站模板、转载本站内容等行为者,本站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!

电话:86+10-62104277/2248/4249 传真:86+10-62104193-819 京ICP备10010038号

智慧机房

在线体验

CREATE·机房监控 体验端  用户名:Admin    密码:12345 点击体验
在线咨询 电话咨询